您的位置 首页 > 整形攻略

医美行业乱象频发:高价维C针冒充美容针销售揭秘

其实医美行业乱象频发:高价维C针冒充美容针销售揭秘的问题并不复杂,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,因此呢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医美行业乱象频发:高价维C针冒充美容针销售揭秘的一些知识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!

去年8月,一家民营医美机构发布的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,2018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或达2245亿元。白皮书同时显示中国医美市场共有超过10万家非法执业的工作室、美容院等。中国数据研究中心、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的《中国医美“地下黑针”白皮书》更是揭露了惊人的“黑医生”信息,数据显示,在“黑医美”市场中,每10名医美从业者中,就有9名“黑医生”。

3000元就能当“医美咨询师”,23万元一针的维生素C卖给消费者

“3000元进修一个月,就能给你发一张医美咨询师的执业资格证。这些咨询师,有卖化妆品的,有卖衣服的,有开饭馆的,他们给你建议你应该怎么整形。”上海九院整形外科主任孙宝珊做了18年医疗质量监控工作,一直在医疗美容质量监控的第一线,他告诉记者,所谓的“医美咨询师”行当正在带坏年轻的“正规军”医生,破坏整个行业的生态。

医美咨询师即“美容医学咨询师”,按照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与美容学分会的官方解释,是美容整形机构中从事咨询工作的、在整形医生和求美者之间架起沟通桥梁从业者。美容医学咨询师认证参考国家其他职业资格认证办法,资格认证工作主要包括培训与考核两个部分。

但在网上搜索“美容医学咨询师”这个关键词,可以看到,“正规军”几乎找不到。相反,你可以看到医学美容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的“Tina老师”教你如何通过每天坚持画画提升品位,一天为20位客户服务;可以看到医美机构招聘咨询师的“暗门”,直指咨询师就是“客服+销售”的本质;可以看到所谓专业的发证机构招生广告,一个月集训就能给你发张证;还可以看到机构开出的“底薪500+补贴500+提成”,但每月能挣万元以上的“神奇”招聘广告。

“医疗美容行业现在变成技术质量极差的一个行业,理发店、美容院、足疗店,只要胆子够大,都能干医美。”孙宝珊说,医美行业门槛低、市场大,很多“老板”蜂拥而至,“做坏一个,顶多民事责任,赚100万赔20万,划得来。”

孙宝珊见过有的民营医美机构用维生素C、生理盐水、维生素B12兑在一起做成“美容针”,再以23万元一针的价格卖给消费者;也见过开个双眼皮报价10万元,竟有人为之埋单的“怪事”。“见得多了,这在医美行业早就不稀奇了。”孙宝珊说。

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、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栾杰也注意到了这种“怪事”,“很多民营医疗机构金玉其外、败絮其中,它们把大把钱花在店堂上、门面上,装修豪华,但手术室里用的线和针都是最便宜的。引流管如果能用输液器替代,绝对不用引流管”。

心内科、骨科的医生在短期培训后成了整形医生

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整形外科医生告诉记者,他的一个同科室朋友前不久在高薪诱惑下“跳槽”到了一家民营整形机构。这是一家还算正规的民营机构,它聘请的整形医生都是具有整形科从业资质的专业人士。但在那里,医生们过的日子“五味杂陈”。

“一开始,咨询师姐姐给他推荐了病人。他很认真地像在公立医院一样,做了术前分析、研判,然后把病人婉拒了,因为不符合手术指征。”这名医生说,这样几次下来,这个“正规军”出身的医生就被咨询师“封杀”了,“所有咨询师,都不给他推荐病人,‘饿’他3个月,一台手术也做不了。”最后,这名年轻的医生妥协了。他再也不敢轻易“婉拒”咨询师推荐过来的病人。

中国青年报·中国青年网记者注意到,原卫生部曾在2002年发布过《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》(第19号令),明确规定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“主诊医师”须为“执业医师”,其中提到执业医师须“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,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”。但是,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,包括心内科、骨科等科室的医生都在短期培训后成了整形医生。

上海九院整复外科副主任、组织处处长王丹茹注意到,现在来医院进行规培、专培的年轻医生与过去不同了,“医生应该是救死扶伤的行业,现在很多医生被巨大的医美市场占据头脑,专门来学美容手术,而不是学面部修复”。

“正规军”奇缺

栾杰说,“追逐暴利”如今已经成为民营医美机构的硬伤,现在很多医疗机构把患者称为“顾客”,“这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,很多国家都称作‘患者’”。在医美行业,“医疗本质”现在被淡化了,“很多机构想办法用服务、美学替代,包括一些专家认为美学是一个系统,要逐渐脱离整形这个医疗专业”。

栾杰调研发现,现在很多民营机构“花钱买证”,国家规定机构里一定要有持有医师执业资格证的医生坐堂,因此这些机构就每月花上数千元聘请一名持证的退休医生,“医生根本不用来上班,他只要有证就行,应付检查”。

此外,当前整形医生“正规军”奇缺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(八大处整形医院)研究中心主任肖苒曾多次呼吁建立“专科医师制度”。

栾杰建议,医美行业一定要确定“公立医院主导地位和机制”,从医生培训,到制度建设、诊疗规范,都应该落在公立医院的“肩头”。同时,政府还应给予公立医院充分的运营机制空间,“光让它培训、制定规范,培养的人却去了民营机构,留不住人不行。”

上海九院整复外科副主任李圣利建议,正在修订的“19号令”应该鼓励有资质的医生独立或者联合开设民营医美机构,“一个啥也不懂的老板,只要有钱就能开,这是不对的。一个经过科班培训的医生,他有起码的职业荣誉感”。

用户评论

無極卍盜

这简直太可怕了!维C的价格虽然涨幅明显,但几百块就能买到精华啊,还搞出“美容针”,真是坑爹。现在医美行业可真是一片乌烟瘴气,消费者真的很难辨别真假。

    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
你很爱吃凉皮

我也曾经想尝试医美,但现在看到这样的新闻,还是打算慎重考虑了。谁也不知道这些所谓“美容针”里到底灌了什么东西。感觉很多机构为了钱财都丧失了底线。

    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烟雨萌萌

23万啊!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!难道维C真的神奇到能卖这么贵吗?我觉得这个价格实在是不合理,更像是商家过度炒作的结果。

    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封锁感觉

我朋友去年打了所谓的“玻尿酸”,结果皮肤过敏了一周都没有好。现在想想当时就是被宣传忽悠了。希望大家在选择医美机构的时候要多加小心,不要轻信广告的诱惑。

    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夏日倾情

这还是一针维C吗?感觉跟高价化妆品没有区别了。很多商家都把正常东西包装成“高端产品”,吸引消费者购买。真让人无语!

    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!

陌然淺笑

医美行业的确需要加强监管,这样才能保护消费者权益。 现在这样乱象丛生,给行业抹黑,也会让真正想学习医美技术的专家和机构蒙受伤害。

    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冷眼旁观i

我觉得如果能提高信息透明度,让消费者更清楚明白醫美的过程和风险,也许就能减少被误导的情况。现在很多宣传都是模糊不清的,缺乏具体细节。

    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刺心爱人i

真是无语!价格这么高还打着“安全有效”的旗号骗钱。我想很多年轻人都不太清楚医美的好坏,才会被这些商家所利用,真的要警惕!

    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灼痛

我认为,做任何医疗美容项目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功课,仔细阅读相关介绍和资料,了解风险和副作用。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快效而一味相信宣传。

    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摩天轮的依恋

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,严肃处理一些违法经营的行为,让消费者安心选择正规机构进行医美 treatment.

    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无寒

作为一名医学生,我觉得医美行业确实需要进一步规范。一方面要提高从业技术水平,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道德自律,避免过度炒作和欺骗行为。

    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

一别经年

我想说一句现实一点的话:医美产品的效果并不像宣传中那么神奇,很多美丽都建立在化妆精修之上。 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追求完美形象,要注重保持心情愉悦和健康生活方式。

    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
青衫负雪

这些商家简直不把消费者当人!卖维C多少钱我都不觉得奇怪,可拿一针维C包装成“美容针”卖23万,谁还敢相信?

    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!

人心叵测i

我想问问他们,这所谓的“美容针”,到底比普通的注射维C多了什么?不就是几分钟的注射操作吗?真不明白为什么价格会差距这么大。

    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
追忆思域。

医美行业越来越夸张了!以前化妆品宣传都只是夸夸其谈,现在连医疗注射都要用这种炒作手法,简直离谱! 还是老老实实买化妆品吧,别让这些不靠谱的机构坑了钱包。

    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眼角有泪°

建议大家多关注国家对医美行业的政策法规,了解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操作流程,不要被这些夸大的宣传迷惑,理性选择医美项目,保障自身权益!

    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!

仅有的余温

我觉得医美的风险还是很大的,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完美脸型,不知道自己在哪个环节受到了伤害。希望大家在决定做医美之前,一定要多了解相关知识,谨慎做出选择,把安全放在第一位!

    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!